

纳米棉软包高效安装工艺的核心流程与技术要点
一、基层处理(稳固基础)
墙面找平
清除浮灰、油污,凹凸处用水泥砂浆填补,平整度误差需≤3mm。
硬质墙面满铺轻钢龙骨(间距≤400mm)+9mm阻燃木工板,接缝填充隔音棉增强吸音。
防潮处理创新
潮湿区域涂刷纳米渗透型防潮底涂,阻断基层潮气上渗。
预埋防撞硅胶马桶支架等金属件,避免后期打孔破坏完整性。
二、定位放线与卡扣安装(精准高效)
红外线辅助弹线
使用红外水平仪按软包规格(常规1250×2450mm)弹网格线,垂直误差≤2mm,错缝排版减少损耗。
卡扣底座预固定
踢脚线贴地安装,中线条按弹线位置用防锈码钉固定,卡扣间距≤300mm。
采用“工”字形铝合金卡槽底座,实现软包快速插接。
三、双面涂胶与顺序粘贴(粘接增效)
胶水选择与涂布
底板与软包背面满涂环保胶(白乳胶/结构胶),用量300g/m²,静置3-5分钟达最佳粘度。
带铝膜软包需用万能胶增强粘结力。
由下至上错缝安装
软包插入踢脚线及中线条卡槽,按压10秒排除空气,确保无空鼓翘边。
双人协作:一人涂胶,一人安装,日均效率提升40%。
四、特殊节点高效处理(难点突破)
阴阳角免收边工艺
用阴阳角开槽器在软包背面开90°内斜角,直接弯折贴合墙角,省去传统收边条耗时。
功能组件一体化安装
顶部预留30cm同步安装阻燃吸音板,与软包用L型单边条衔接。
开关插座嵌入式处理,表面加装阻燃软盖板。
五、收边与自检(细节优化)
接缝隐形处理
软包接缝处嵌入硅胶收边条,注胶填充缝隙≤1mm,热熔封边防纤维散边。
完工即检三项指标
六、增效关键措施
工艺升级
并行作业法:墙面涂胶与软包裁剪同步进行,缩短工时30%。
预制开槽:工厂预加工阴阳角斜槽,现场直接弯折安装。
材料升级
采用二代纳米棉软包(无背胶牛皮纸层),阻燃达B1级且安装更便捷。
注意事项:
环境湿度>85%时暂停施工,避免胶水失效;
同一房间使用同批次软包,切割后边缘热熔封边防色差。
规范依据:防火按《GB 8624-2012燃烧性能分级》,防撞验收参照《谈话室建设标准》附录C(历史对话)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